媒体:全国人大代表姚娟建议油条麻花等食品禁用含铝膨松剂
关注“舌尖上的安全”,宜昌籍全国人大代表姚鹃建议——
油条麻花等食品禁用含铝膨松剂
(三峡晚报讯)“舌尖上的安全”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宜昌,也正在建设全国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昨天,全国人大代表、安琪集团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姚鹃提交了关于含铝膨松剂禁止在所有食品中使用的建议。
6类食品置身管控外
2012年卫生部发布《关于公开征求调整硫酸铝钾等12种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意见的函》,新修订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拟调整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使用范围、用量,即除了豆类制品、煎炸粉(面糊、裹粉)、油炸面制品、虾味片、焙烤食品、腌渍海蜇6类食品外,其余所有食品均不允许使用硫酸铝钾和硫酸铝铵。
姚鹃认为,该征求意见稿若批准生效,能起到减少或禁止部分食品中添加含铝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但不能完全禁止铝害的发生。
油条、麻花、月饼、中式糕点、饼干、面包是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的一部分,这些食品不少存在铝含量超标的问题,铝主要来自于含有硫酸铝钾、硫酸铝铵的膨松剂。
铝超标阻碍中国面食出口
姚鹃介绍,近几年来,有关我国出口食品铝含量超标的事件屡屡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至少已有比利时、捷克、爱尔兰、丹麦等国家对铝含量超标的中国产面食品实施禁售。
“从标准方面来看,我国对食品中铝残留限量标准与欧盟相差10倍,这也是我国出口面制品铝屡屡超标的一个根本原因。”姚鹃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对国外法规不甚了解,在国内生产的合格产品在出口时则不符合出口国的法规,企业因此屡遭损失。
加大对超标商家处罚力度
据姚鹃介绍,目前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开发出了不含铝的膨松剂,在焙烤食品、油炸面制品、煎炸粉(面糊、裹粉)、虾味片中使用含铝食品添加剂已经不具备工艺必要性。“我们相信,科研人员很快可以开发出替代豆类制品、腌渍海蜇中铝明矾的新产品,豆类制品和腌渍海蜇产品在不久的将来也可以从工艺上改进、杜绝铝害。”
姚鹃建议卫生部在新一版的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禁止硫酸铝钾、硫酸铝铵在所有食品中添加,并加大对超标商家处罚力度,对抽查到的铝超标食品同一批次的所有产品一律收缴公开销毁。
据了解,虽然目前无铝膨松剂已研究成功,但一般来讲,含铝膨松剂的价格更为低廉,两者成本价差大约在三到四倍。姚鹃建议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扶持生产无铝膨松剂厂家投产和销售,降低无铝膨松剂成本。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无铝膨松剂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厂家和消费者认识到铝超标的危害。 本报特派记者张元媛 发自北京

201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