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奈良馒头的创制者--林净因
林净因,元代浙江人,是日本名僧龙山德见在中国取经时结识的世俗朋缘。林于1350年(元至正十年)东渡日本,初在日本奈良定居,为了维持生活,以制作馒头为业。据其34代当主小岛英子撰文说:“林净因以其在中国学会之馒头手艺,不用肉及菜馅,而改为适合日本风士之小豆馅,进行改良,在馒头上描一粉红色的林字,广为销售,是为日本馒头之开始”。这种以小豆为馅之甜馒头,初为禅僧之点心,渐受好评。林净因遂献馒头于宫中,当时的后村上天皇喜之,并赐宫女为林妻,生二男二女。
林净因结婚时,制作大量馒头,广赠邻里好友,作为喜庆礼物。此后,人们在婚嫁或其他喜事时,仍有送馒头之风俗。又为祈愿子孙商贸繁荣,卖馒头为家,至今奈良林神社境内,仍可见到馒头。
1358年,林净因师傅龙山德见逝世,勾起了他的思乡之情,便于1359年返回中国。据日本史书记载,他的妻儿无奈,“遂以净因归国之日为命日,设供养,而以馒头作为传家之业,广为销售,世人称为馒头屋(店),成为著名之地”。这家由林净因妻儿开设的馒头屋遂成为日本第一家馒头食品店了。后来,日本将军足利义政公亲笔为他们写了“日本第一馒头所”的招牌。
居住在日本的林净因的孙子林绍曾回中国学习糕点制作方法,归日本后,移居三河国设乐郡盐懒村。不久,又从盐懒村搬居京都,开设的馒头店号称盐懒,生意兴隆,多次受到天皇宠遇。就这样,馒头在日本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当时最新式的一种食品。
林净因的子孙中,人材辈出,他的七世孙林宗二,为了继承与发扬祖业,经过多年的搜集与研究,首次编撰出版馒头词典《馒头屋本节用集》<节用集即词典>,第一次对先祖制作馒头的经验作了总结与介绍,成为日本饮食史中的重要著作。
林净因将中国馒头带到日本,对日本饮食发展史曾作出巨大贡献。为了表彰林净因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的贡献,1986年10月有关部门在杭州聚景园建碑纪念,1994年此碑迁住孤山,他在日本的后代曾率日本糕点界代表人物。
2009-02-26
上一篇:香芹沙拉面包
下一篇:无